2019-01-17 13:01
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新华体育记者2018年底在北京、江苏、上海、福建做了中国体育产业深度调研,以下是记者在上海对时任上海久事体育集团董事长姜澜的访谈实录。
新华社记者(以下简称“记”):46号文发布之后,体育产业迎来了一股投资热潮,但近两年投资明显开始降温,有的人觉得很悲观,也有人觉得体育产业仍然大有可为。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?
姜澜(以下简称“姜”):其实产业概念在不同人心里理解也不太一样。对体育产业没有理由悲观,按照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,它是一定存在大爆发的。我们要研究的是:为什么人均GDP已经超过了美国爆发的那个点(8000美元)了,中国体育产业还没爆发?目前说体育产业数据,绝大多数是制造业,我们的服务业非常弱小,数值、规模都是东拼西凑,数据也缺乏科学性。这是我们要检讨的。中国体育产业在46号文推动下成为资本风口,2016年比2015年下滑了16.4%,而2015年却增加了30%多。
记:那您觉得在46号文这样一个利好下,体育产业没有能快速发展起来,原因有哪些?
姜: 其实还是没有形成共识,也没有形成合力,不太清楚谁在管体育产业。上海体育局以前没有产业处,我们刚刚挂牌,已经滞后了,江浙早就有产业处了。很多时候产业事业一起管,到底是事业还是产业也搞不清楚。那么体育产业到底是什么概念,要从管理体制去认识。从产业发展看,发展得非常盲目,开始大家都说很好,大举进入,结果一地鸡毛,“阵亡”的很多。目前体育产业的发展我们已经耽误了,应该使它成为国家统一意志,高层布局,有更精准的政策落地。
姜:我们也在纳闷,产业要向哪个方向发展。46号文发布后,我们觉得非常明确,将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来设计。但为什么没有推动?有些政策也没有细化,2014、2015年发了20多个文件,各个部门都来搞文件,旅游、文化、休闲等,但少有在实际运作中取得好的经验。各地出台的文件也没有经过研磨,落不下去,应景的多。而且到底谁在抓体育产业、在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?发改委最近的文件是体育总局来推动促进,但总局能干这个事情吗?
姜:搞体育我们意识很超前,但开始不是为了搞体育,也不是为了产业。上海搞大型赛事活动,2002年办大师杯是为了服务于世博会的申办,办完了之后发现体育的影响力线。这些赛事一开始是不同企业在做,2007年整合到了久事旗下,成立久事赛事管理公司,并引入其他赛事。现在把东亚体育中心、东方体育中心这些资产都归集过来,将来作为重要产业重点培育。我们的定位还是清楚的,作为“国家队”,先行先试,为产业拓展一点空间,提供一点经验。
姜:没有碰到太多困扰。现在处于非常沉寂的情况,看不清方向。现在上海体育公司好像有14000多家,但也没什么感觉,很多不够活跃,非常迷茫。对我们来说,政府对我们要求也不完全是产业,也就是要求对政府依赖减少一点,市场化一点,活跃城市体育文化。
要知道,大赛能赚钱的很少。我们赛事公司办一个赛事,带来很多、很大的无形资产,不能简单看赛事亏损不亏损。要研究解决我们创造的大量溢出效应怎么转化给企业,而且不是以补贴、津贴的形式来实现,否则不可持续。一个赛事亏2000万问题不大,亏2个亿就玩不下去了,比如F1给上海创造的价值非常大,大量溢出效应怎么转化为收益?这个很难解决。目前看,是承认做出了巨大贡献,但只能每年申请点赛事补贴。然而从产业角度看,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怎么能靠补贴维持呢?怎么吸引高级别人才呢?而且要做国际赛事之都,那就不可能仅靠现在这些,要更多。赛事方面的运营投入,如果机制体制不改,总有一天政府会不堪负荷。
目前我们已经形成初步的产业形态,方向没有问题。一方面为社会提供大量溢出效应,一方面要自我生存。有些东西将来我们就不做了,留给社会资本去做。办赛过程中很多东西都可以放出去,我们以前是全部亲力亲为,小而全的模式是做不成产业的。我们现在是重资产,大的场馆都在我们这里,但也是低效资产,不是靠局部的经营活动就能玩转的。
记:其实上海给人的印象就是办的都是很顶级的赛事,这些赛事本身也有一定的造血能力。我们听说ATP大师赛就做得很好,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?
姜:首先,上海办了十年赛事,让我们有了体育是有产业的这个概念。以前办比赛就是造个预算。第一届大师赛的时候,政府就是主办方,各个部门出各自的钱,我们一分钱不出。刚才说了,赛事本身释放大量的溢出效应。实际收入方面,一个是赞助,这个不是找企业去化缘,而是企业去购买服务,ATP大师赛我们的赞助商都是国际大品牌,很稳定。但国有企业有体制机制的问题,比如劳力士第一期签了5年,第二期要签10年,我们说只能5年,不能提前给你,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,但人家就是要10年,十分看重这个品牌价值。我们这就做不到,关键不是缺乏眼光和智慧,这和机制有关。
第二个,版权。我们需要完善的媒体市场,但现在地方体育频道都死的差不多了,强势转播平台不出钱,还要倒贴,也不能保证我们的播出。F1的版权就是个惨重教训,没法谈,最后是求着播。一年下来直播三、四场,录播若干场,有的还是半夜,结果赞助商来索赔。这个媒体环境是不利于产业发展的。产业最大的消费群体是媒体,而不是观众。媒体不参与,那怎么发展?
第三个,门票,也很困难。体育消费文化距离我们太远,把生活方式和习惯距离很远的人群变成消费者,非常难。大量的人索票,但任何小小的理由都可以不来。周日的网球赛,我们一张票都没有,东躲西藏,躲着要票的人,但电视里就是坐不满。今年我们去罗兰加洛斯,根本没有空位。温网决赛都打到最后几分钟了,还有人在排队等退票,哪怕最后一分钟他也要进去,追求的是一种仪式感。这种差距就是产业的差距。不过也不要焦虑,就是这种基础,大师赛10年,其实还是少年一个,才刚刚起步,可能要两、三个十年,才能有一个像样的产业形态。还有衍生品,你去老特拉福德看看,什么都要买,我们这只能点缀点缀,一些小纪念品。总体来说,我们整个赛事的收入结构不合理,比如大师赛算好的,但一个赛事全是赞助商,就影响了赛事的纯粹性。劳力士每年来,说赞助商太多了,说钱我们出,但不找赞助商。
记:也有人觉得花这么多钱、甚至亏钱办大赛是不值得的。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?或者说,我们在参与这些顶级体育IP的同时,怎么能真正成为参与者,而不是一个外界眼中的“出钱者”?
姜:这些IP,在他们的土壤里完成了这样的产业价值。但卖给你后,你的土壤环境却实现不了这些产业价值。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那么,如何以适合我们土壤的情况去谈?这是我们的课题。比如F1,第一年拿到这个合同吓一跳,读完之后一身冷汗,说如果不能改变的话我只能辞职。这么高的价格,绝对难以为继。我们花了一年时间谈判,降了40%。我自己去谈,能谈下来就谈,不能谈我们告退。体育是竞争平衡,你把我弄死了有意思吗?从这个案例痛定思痛。谈判,一定要认真研究,决定你的赛事以什么环境继续办下去。这个源头建设的能力没有,不要办赛事。比如耐力锦标赛,我们是不付钱的,因为这里面有个逻辑,是你需要中国市场,还是我需要?你需要,那么你来做,我协助你,申办不出钱,甚至推广也是你来出。这个亏不能吃第二遍了,要熟悉了解国际体育的行业规则,站在他们角度考虑他们的诉求,站在我们的角度去平衡诉求,现在引入赛事都是以很大合理性的价格引入的。
其实,我们有各种方式来打造体育之都。比如办澳式橄榄球,我们出管理,他们给我们三百万,我们花250万,赚50万。不亏。耐力锦标赛我们来协助,将来你占大头我们占小头,也不亏。未来我们就是多种模式引入赛事,不用动不动自己扛着。而且很多赛事资源消化能力很差,不能动不动用引进版权的方式引进。
姜:赛事还是一个个办,同时把资产梳理一下。将来就是把赛事、体育服务业所有东西在赛事中都有体现,希望累积的经验在更大的产业空间里得到释放。经营部门未来能否分拆,为整个行业做产业经营,带动一批能力不强、经验欠缺的企业做,这也是产业释放的一种方式。还有装备、场馆运营行业等等,产业链节点越来越多,产业的形态越来越完整,要先完成布局。